期刊
  出版年
  关键词
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
Please wait a minute...
选择: 显示/隐藏图片
1. 2008 年1 月陇东黄土高原阴雪低温异常天气分析
吴爱敏
J4    2011, 29 (4): 477-482.  
摘要1263)      PDF(pc) (1700KB)(1449)    收藏

2008 年1 月中下旬位于西北地区东部的陇东黄土高原出现近60 a 罕见阴雪低温天气,利用NCEP/NCAR 大气环流资料分析了环流背景和物理量特征。结果表明: 西伯利亚脊强盛,青藏高原西部低槽和中国东部弱脊维持,东亚大槽偏北,青藏高原南支气流强,控制中亚、中国北方大部和西北地区的冷气团强盛活跃, 500 hPa 和700 hPa 西北地区东部为负距平, 700 hPa 降温强。700 hPa 相对湿度西北地区东部处于正距平中心,500 hPa 相对湿度也在70%以上。700 hPa 风场在98° ~ 110°E、35°~ 40°N 存在明显的切变,水汽通量和散度分析表明,降雪期间低层存在水汽输送和辐合。主要降雪时段700 ~ 500 hPa 散度场表现为辐合, 200 hPa 表现为辐散; 700 ~ 200 hPa 涡度场表现为正涡度区,
在降雪过程中有弱的动力抬升作用,降雪强度大。

参考文献 | 相关文章 | 多维度评价
2. 甘肃庆阳极端气温气候特征及预报
吴爱敏,王建
J4    2011, 29 (1): 116-120.  
摘要2242)      PDF(pc) (127KB)(2492)    收藏

通过分析庆阳极端气温气候特征,选出了代表站,统计分析了代表站和其他站点的相关性。首先根据ECMWF数值预报产品,利用支持向量机方法(CMSVM)制作了代表站的极端最高和最低气温预报模型,在此基础上,建立了代表站和其他站点之间的一元回归线性统计关系。2009年预报检
验评估表明: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极端最高和最低气温准确率,比单纯的逐站点数值预报释用准确率均有所提高,其中最高气温效果好,准确率平均提高了5%,达到了较好效果,可以直接应用于日常业务,使预报员对极端气温的预报经验实现了客观定量化。

参考文献 | 相关文章 | 多维度评价
3. 利用产品对庆阳极端气温释用效果分析
吴爱敏, 路亚奇, 李祥科, 张洪芬, 徐 燕
J4    2009, 27 (3): 288-293.  
摘要1487)      PDF(pc) (796KB)(2185)    收藏

利用CMSVM的回归方法,用2003~2007年的欧洲数值预报格点资料和庆阳市8个自动站极端气温资料建立最高最低气温预报模型。2008年业务运行效果检验评估表明: 5 d最高、最低气温综合平均预报准确率达到64%和71%,对实时业务有较好的指导作用。最高、最低气温准确率随着预报时效的延长效果降低,最低比最高气温的预报准确率高。最低气温预报效果春夏季好于秋冬季,最高气温相反。最高、最低气温绝对误差和平均误差都预报时效的延长增大,最高比最低气温平均绝对误差大,二者的平均误差接近,均为正值,预报值具有偏高的倾向。对9月明显变化过程的评估表明,最高最低气温预报与实况演变的趋势相似。

参考文献 | 相关文章 | 多维度评价
4. 雷暴天气的多普勒雷达VWP资料特征分析
吴爱敏
J4    2009, 27 (2): 177-180.  
摘要1660)      PDF(pc) (2116KB)(2166)    收藏

通过对西峰冰雹和强降水的2次强雷暴典型个例的分析,揭示了冰雹和强降水的多普勒雷达VWP资料的前兆特征。结果表明:强对流天气一般在干区(无云区,VWP图中表现为“ND”)基本消失后发生, 2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环境低层风切变明显,但冰雹的产生一般出现在风向随高度逆转有冷平流的环境中,而强降水出现在风向随高度顺转暖平流的环境中,并且这种风场的垂直变化特征维持时间长。强对流冰雹暴云西北气流从高层向下扩展到2. 7 km,强降水西南水汽输送达到5. 5 km高度以上,并且伴有低空急流存在。对2006年西峰发生的强对流雷暴天气进行分析,基本都存在风
场的这种垂直分布特征,这一特征对短时临近预报有较好的指示意义。
   

参考文献 | 相关文章 | 多维度评价
5. 庆阳一次强暴雨天气过程雷达回波特征
张天峰, 王位泰, 吴爱敏, 杨 民
J4    2007, 25 (3): 61-65.  
摘要1754)      PDF(pc) (796KB)(2305)    收藏

通过对2006年7月8日庆阳市1次强暴雨天气过程雷达回波资料的分析,得出在高空切变线影响下形成的强对流暴雨天气的雷达强度回波、速度回波和物理量产品中的主要特征与冰雹天气的差别并不明显,但天气现象差别较大,降水强度大,容易致灾;强雷暴特别活跃,容易发生雷击。因此在预报服务中应当引起重视,可以采取人工影响的方式降低其强度,减轻灾害损失。

参考文献 | 相关文章 | 多维度评价
6. 庆阳2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新一代雷达资料对比分析
吴爱敏, 薛塬轩, 白爱军, 张洪芬
J4    2007, 25 (2): 43-49.  
摘要1760)      PDF(pc) (447KB)(2118)    收藏

通过新一代天气雷达观测,利用基本数据产品和物理量产品,分析了庆阳市2005年5月30日强冰雹过程和7月1~2日连续暴雨过程中雷达回波强度、速度、云顶高度、垂直积分液态含水量的特征,并将2次过程的雷达产品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。结果表明:冰雹和连续性暴雨回波反射率因子差异大,冰雹回波发展移动快,达50 km/h,中心强度超过50 dBZ;回波移动前沿梯度大,速度图上出现速度模糊,雷达探测出中气旋,云顶高度超过12 km;降雹前VIL出现跃增,中心超过20 1,g/m 都有降雹。而连续暴雨强度只有25~35 dBZ,移速慢,零速度线分布有规律,能反映低空急流和冷暖气团移动规律,云顶高度低,仅为5~8 km,降水过程中VIL变化小。

参考文献 | 相关文章 | 多维度评价
7. HLAFS 资料在短期降水、气温MOS 预报方法中的应用
吴爱敏, 郭江勇
J4    2006, 24 (2): 45-48.  
摘要1477)      PDF(pc) (108KB)(2374)    收藏

通过对HLAFS 资料建立的5 ~ 9 月夏半年气温、降水方程中所选的因子进行统计整理,找出使用频率最高的因子。气温方程中所选的因子,24 h 气温预报方程中以24 h 前的因子多;而48 h 预报方程中多选24 h 后的因子,实况因子选中的几率大,与预报员的思路一致。降水方程中,因子辐散风选中的最多,其次为Q 矢量散度和涡度。利用“1999. 7. 4”庆阳大到暴雨个例,对方程中使用最多因子的实时场和预报场进行了分析,所选因子有较明确的物理意义,为以后MOS 预报降水因子的选取提供了参考依据。

参考文献 | 相关文章 | 多维度评价
8. “2005. 5. 30”庆阳特大冰雹新一代天气雷达回波资料分析
张天峰 ,王位泰,杨 民,李克芳 ,吴爱敏
J4    2006, 24 (1): 34-37.  
摘要1667)      PDF(pc) (1434KB)(1336)    收藏

通过对2005 年5 月30 日庆阳市区域性冰雹天气西峰新一代天气雷达回波资料的分析,得到了冰雹云在新一代天气雷达强度回波、速度回波和物理量产品中的特征,揭示了这次区域性冰雹是低涡底部切变线造成的,庆阳市区的特大冰雹并不是带状冰雹云系移动到当地产生的,而是飑线移动中在庆阳市区产生超级单体风暴造成的。

参考文献 | 相关文章 | 多维度评价
9. 支持向量机方法在冰雹预报中的应用
吴爱敏, 郭江勇, 张洪芬, 路亚奇
J4    2005, 23 (4): 41-45.  
摘要1300)      PDF(pc) (269KB)(1567)    收藏

支持向量机(Support Vector Machine、简称SVM)方法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统计学习理论方法,本文通过对这一方法的学习,总结陇东主要降雹的环流形势特点,利用这一新方法对冰雹分类预报进行了探讨,经检验,效果较好。并与传统的天气分型后制作预报模式进行了比较,验证了SVM方法不需要进行天气分型,这样总样本数多,建立的预报模型效果好。这为基层台站制作天气预报模式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和新思路。

参考文献 | 相关文章 | 多维度评价
10. 陇东伏旱的气候变化及预报
吴爱敏, 董安详, 郭江勇
J4    2004, 22 (2): 57-61.  
摘要1182)      PDF(pc) (196KB)(1966)    收藏

利用陇东伏期降水量和蒸发量两要素,定义了伏旱指数来定量表达伏旱,通过对陇东15县(区)伏期降水和伏旱指数的分析,探讨了陇东伏旱的气候特征。对陇东伏期的500hPa平均形势,旱年及多雨年环流特征进行分析,找出旱年、多雨年的主要差异。通过500hPa高度场、太平洋海温与伏旱的相关性,探讨影响陇东伏旱的成因。最后建立了伏旱的预测模型,并进行了预报,经评定效果良好。

参考文献 | 相关文章 | 多维度评价